- A+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不论如何探索永宁寺塔,它也仅仅存在了十六年,因雷火而倒坍。
永熙三年二月,浮图为火所烧,帝登凌云台望火,遣南阳王宝炬、录尚书事长孙稚,将羽林一千救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泪而去。
火初从第八级中平旦大发,当时雷雨晦冥,杂下霰雪。百姓道俗,咸来观火,悲哀之声,振动京邑。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
火经三月不灭。有火入地寻柱,周年犹有烟气。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朝代更迭频繁,气候多变,大规模战事频发,早期木构鲜少留存。
时至如今,真正可以被认为“木塔”的,也仅仅只有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与敦煌老君堂慈氏塔。
敦煌慈氏塔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二塔所造年代相近,距今一千年左右,慈氏塔体量较小,而应县木塔塔身倾斜严重,木构岌岌可危。
偌大一个中国,想找寻一座唐代木塔而不得释迦文佛塔,更何况北魏。
有时只能感慨世殊时异,难以一睹曾经华夏的繁盛。不论北魏或盛唐,都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思。
永宁寺遗址 摄影:禹涵
永宁寺塔遗址出土的构件大多被保存在洛阳博物馆中。造像精美,虽然大多数残缺,但至今依然让人动容。
其中有一尊面部半残的佛像,带着来自北魏的神秘微笑,成为了大众最熟悉的,北魏王朝的面孔。
洛阳博物馆其宁惟永展览佛造像 摄影:鸿慈永祜
古塔已没,随它而去的有永宁寺投火自尽的弟子释迦文佛塔,有无数极尽精妙的佛像,有皇家首刹的盛名,有目睹者对古塔永远的怀念。
它带着整个北魏王朝走入历史,留下无尽的追思与怀想。
从它的身影中,南北朝乱世也快走到了尽头,那饱经风霜的汉魏洛阳城终也毁于兵荒马乱,荒烟衰草,不复繁华。
烟悉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广厦万千
这一系列古建筑科普文章悉数华夏珍馐,
我们将把你忽略的宝藏,呈现到你眼前。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