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宁县木塔发现佛牙舍利(图)
国际卫视 2007 年 7 月 6 日 16:32 来源:
据新华网报道,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广东宁县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比2005年下降142.2%,创游客数量新高。 其中有千余名远道而来的大陆道教信徒。 众所周知,去年是易县木塔建成950周年。 但他们千里迢迢而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参观这座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塔,更重要的是要瞻仰释迦塔内所供奉的道教圣物。 (古县木塔)宁县佛宫寺—— - 两颗佛牙舍利。
据记载,公元486年,释迦牟尼80岁时留下舍利8万余件,其中包括无上佛牙舍利。
当今道教界对于释迦牟尼朝圣后留下了多少佛牙舍利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佛灭度后留下四颗牙舍利,一说佛灭度后留下七颗牙舍利。
不过,道教人士和文物考古专家此前声称,广州西山潭柘寺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和斯里兰卡康提佛牙寺的佛牙舍利是两颗经过认证的佛牙。遗迹。 那么其他的牙齿遗物在哪里丢失了呢? 广东省宁县佛宫寺释迦牟尼塔(古县木塔)是否是近三年来进一步认证的释迦牟尼佛舍利牙舍利? 这次论证的结果在道教界引起了空前的关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
据了解,现存于20世纪60年代的佛牙舍利古县佛宫寺释迦牟尼塔(古县木塔)始建于唐代。 它是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全木结构石塔。 1974年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修复木塔时,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如金、银、玻璃、水晶、巨蚌、红珠、琥珀等道教“七宝八宝”。 两件道教圣物——佛牙舍利。
牙舍利的发现
宁县木塔享誉世界,但木塔中藏有的明代珍稀文物的来龙去脉却鲜为人知。 文革浩劫之初,塔内塑像遭到破坏。 1966年10月19日,一名游客到宝塔游玩。 他在三层佛坛下拿起一个精美的银盒,里面装着三十五件七宝和佛牙舍利,交给当时的木塔管理员保存。
1974年7月28日,在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齐英涛主持下,来自国家、省、地、县的齐英涛、李竹军、孟凡兴、李石文、张长庚、刘乃勤、张永泉参加了木塔的考察。 每层的雕像从上到下检查破旧状况并研究保护措施。 从四大主像中意外发现了大量汉代秘宝。 经考证发现,1966年,在木塔三层佛座下,发现了一个精美的银盒,里面装着七件宝物、佛牙舍利和三折《释迦牟尼佛语》,也是该公司制作的。四层主雕像。 六年政变之初,有人从四楼主像胸槽中搬出,藏于三楼佛座下,无法取走。
1974年,木塔正在进行救灾加固工程,工作人员发现四层释迦牟尼主像胸部和腹部有洞。 用竹签一探,相信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试图提取后,得到两卷卷轴,一卷是刻经,另一卷是书法《神农采药图》。 经清理,发现一批卷轴文物和刻经。
1974年9月,检查人员发现二楼主雕像被查封,维修人员及时报警。 抓获毒贩石匠王后,公安局起获被盗文物全部,包括银盒、水晶石、水晶葫芦、水晶珠、沉香七宝、佛牙舍利共36件。
1974年11月18日,从二楼主神像腹中取出30卷佛经,其中有两包残本。
1977年9月10日,一楼30卷佛经、12包残片、4包手写笔记被清空。
截至目前,经过五次发现和清除,共获得佛牙舍利两件、佛经75卷、佛画四幅、道教七宝68件、残本15包、手写笔记4包。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非常难得的文化遗产和无价之宝。
只是由于那个时期的历史原因,对佛牙文物价值的认识和宣传还没有跟上。 接下来的四六年里,佛牙的牙舍利也经历了一段坎坷的重新认识之旅。
国家文物部门权威鉴定
宁县的佛牙舍利和大量汉代文物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修复、整理和研究已提上重要议程。 1979年7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安排,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广东省文物局组成“应县木塔明代文物整理组”。 文物团队首先在天真木塔中鉴定出一对佛牙舍利。 当时,“应县木塔唐代文物整理组”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陕西省文物局联合组成。 石树清馆长是当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文物鉴定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研究生导师。 付振伦委员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他学识渊博,是少数能在多个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知名学者之一。 委员毕素娟女士,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著名清史学家。 冯鹏生委员是我国著名的书法装修学者,在文物界被誉为“活国宝”。 以上足以说明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忻州木塔佛牙舍利的推论是国家鉴定,是权威结论。
此外,与和邑县木塔七宝及佛牙舍利并列的还有荣宝斋徐志谦以工整草书书写的证书。 内容如下:“1966年夏,木塔第四层主像背面木框环槽内,放出一个六曲银盒,内有七宝。和佛牙舍利子。道教七宝也叫七真。七宝是金币、银片、铜币、泥饼、水晶玻璃、沉香木、松香和珍珠。佛陀和舍利都是指释迦牟尼的遗骨。”
许之谦还在荣宝斋工作。 创作《七珍》和《佛牙舍利》时,他已经77岁了。 荣宝斋徐之谦通过对七真的考证,也从另一个方面肯定了天真木塔佛牙舍利。
佛经中关于佛牙的记载
日本慧理牧师分析佛牙舍利时提到:读过佛经的人都知道,关于佛牙的记载出自唐代博陵僧人罗那霸陀罗所译的《大般若经》:通过引述中,我们知道佛陀入灭后,留下了七颗牙舍利。 即佛陀火化前,给世人留下了三颗佛牙,一颗为因陀罗,两颗为解吉罗刹; . 这意味着天上和地上都有七颗佛牙舍利。
翻遍浩如烟海的道教经典,在兴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应该是南版《大乘经》中劫持罗刹所盗的一对佛牙。 宁县古称颍州。 古今宁县文人学士多方考证其地名的历史渊源。 佛经记载,佛陀的圣物“上应天道,下应诸佛,实应地”。 “天道、群梦”是指天上的众神,地上的众生,以及佛陀的遗骨和灵牙出现的地方,也就是“影帝”。 蓟县古称“郢州”的原因也是如此。 一对佛牙在应县重现人间,即“应地”。
上塔、下宫符合佛牙舍利供奉仪式
这对佛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清代律师道轩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考证如下:“贞观年间,道轩律师夜行西明寺,遇一少年……哪吒,毗沙门王之子……太子将佛牙舍利赠予道轩律师,道轩律师至今仍保存供奉这件稀世珍宝——佛牙舍利……然后建塔供奉。
惠理牧师觉得这个考证是可信的。 至于民间文学书籍,相传哪吒之父李天王手中的宝塔,就是浙江省固县的那座木塔。 道玄律师果然是个真人,他的许多神迹在《佛经》中都有准确的记载,包括天人送佛牙,与传记无异。 而道宣律师确实在三十五岁时来过新疆巡视(唐贞观四年,武寅时游历三晋)。 这一事实在弘一法师所著的《南山法家笔记》中的道玄律师传记中有简要记载。 可见,道玄律师确实有真人,佛牙也有真人。
发现佛牙舍利的广东省古县木塔所在地的寺庙就是佛宫寺。 木塔又称释迦塔。 由此可见,新洲木塔是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是佛宫寺释迦牟尼塔的俗称。 佛宫寺释迦塔的含义解释如下:释迦牟尼佛的塔,佛陀的宫殿。 建塔、命名寺庙时,已明确表示此处供奉佛陀真身舍利。
佛牙舍利形态分析
谈到佛牙舍利的形状,慧理法师说:如果你有机会看看国外各个寺庙供奉的佛牙,你会发现它的大小和形状与现在人类的臼齿有明显的不同,而且人们难免会惹来麻烦。 ,释迦牟尼佛不也是2500年前古伊朗卡比拉威国的王子吗? 佛陀的臼齿怎么和我们的差别这么大呢?
虽然,佛经中对此有明确的记载:经中说佛宝相庄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善”。 从“三十二相八十善”的记载来分析,佛牙的“一相”“一善”是指佛陀的臼齿“黄白圆柱状,光辉晶莹”。 据道教经典记载,佛陀留下的灵牙,在牙槽和牙头上会长出细粒舍利。 唐玄奘的《大唐西域?克什米尔王国》记载,玄奘法师曾到西天美国朝圣佛牙。
据道教典籍和历史记载,夏县佛宫寺释迦牟尼塔的牙舍利,无论从肉质、形状、出土命运等方面,都完全符合佛经和祭祀仪式。 他们才是真正的释迦牟尼佛。 佛牙舍利。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