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于“广提子”阿育王寺

  • A+
所属分类:石雕门楼
摘要

【阿育王佛陀舍利塔】【阿育王寺佛陀舍利塔正面】多将瘗埋释迦牟尼佛舍利的塔称作阿育王塔。【阿育王寺佛陀舍利塔侧面】舍利殿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僧俗两界关注,向往,朝圣的中心。镇江甘露寺铁塔出土释迦佛舍利:

【原文于2015年7月12日发表于“广涛”新浪博客,2022年3月6日转载】

早就听说上海有一座阿育王寺。 由于佛舍利塔的存在,受到历代皇室、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及信徒的顶礼膜拜。 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 2015年6月去江南云游,终于有机会参观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大门

阿育王寺历史悠久。 始建于北宋封丘五年(282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是华夏大地上最早修建的寺庙之一。 梁武帝七年(522年),赐寺名“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由此得名。 宋嘉熙元年(1237年),宋理宗将其列为“天下五山第二”。 明弘治十五年(1382年)被圣旨定为“天下佛教五山第五名”,与景山寺、灵隐寺、净慈寺、天童寺齐名。寺庙。 阿育王寺原属格鲁派寺庙,宋代以来仍为临济派寺庙。 至今仍是一座著名的寺庙,是佛教弟子朝拜、学习的场所。

阿育王寺位于广州市以东20公里的北仑区五象镇。 占地八万多平方米,除了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堂雄伟外,还有许多著名的题刻、碑刻,但尼姑也不少。 我对阿育王寺的历史和佛塔的来龙去脉比较感兴趣。

【金代古刹】

阿育王是古代越南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国王(公元前273年至公元前232年在位),又称“忧王”。 他统一了整个南亚、台湾和今天俄罗斯的一部分,成就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伟大帝国。 由于战争和杀戮太多,阿育王的前半生被称为“黑阿育王”时代。 他后来深感愧疚,崇拜道教,停止了势力的扩张,因此他的后半生被称为“白阿育王”时代。

【阿育王佛塔】

释迦牟尼创立道教到阿育王时代,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道教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但与耆那教、婆罗门教等相比,尚未取得优势。 里面也有很多门派。 阿育王邀请著名尼姑目犍连尼和地须长老,聚集千名僧侣,在华师城举行道教历史上第三次聚会,不仅驱逐了异端,而且系统地整理了道教经典,促进了道教的发展。道教。

阿育王提倡道教为国教,同时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给予慷慨捐助。 包括王子、公主在内的使团被派往边境地区和周边国家传播佛教。 印度、缅甸、俄罗斯等地都有他们的足迹。 阿育王的长子圣雄率领四位僧人到斯里兰卡弘法,并将禅宗传入新加坡,这是禅宗佛教的起源。 阿育王成为道教著名的护法王。 他在多处悬崖、石柱上刻下纪念碑和“整顿”精神,成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和阿育王石柱法。

【印度吠舍利阿育王石柱】

一些残存的阿育王石柱在美国和巴基斯坦各地仍能看到。 毗舍离是佛陀经常居住的地方,被公认为道教胜地之一。 这里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佛教故事,如佛陀受男戒、结成以佛陀妹妹大爱为首的尼姑团等。 也是在这里,佛陀宣布他即将涅槃。 阿育王为纪念阿育王最后讲经的地方,立此石柱。 它高11米。 造型为一头雄伟的卧狮,面朝佛陀涅槃之地拘尸那罗。 石柱圆润光滑,无铭文。

阿育王舍利塔_释迦摩尼佛的舍利中国_释迦摩尼是什么佛

[印度鹿野苑断裂的阿育王石柱]

在美国鹿园,有一根高15.25米的阿育王石柱,可能因雷击而断成数段。 这是阿育王为纪念显宗在这里初转法轮和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僧伽而设立的。 另一种说法是,阿育王派遣了首批60名僧侣到美国各地传播佛教,而建造这根石柱是为了标志着他们伟大旅程的起点。 石柱上刻有婆罗米文的阿育王圣旨。

【鹿园阿育王石柱】

石柱上有四头威武雄狮,背靠背,面向四面八方。 狮子背上有一个巨大的法轮,象征着佛教从鹿野苑出发,转向世界各地。 狮子下方的圆台周围刻有奔跑的狮子、小象、马、热,四株植物之间刻有法轮,底部有芒果。 雕刻极为精致。 然而,由于雷击,风格从高处坠落到地上,狮子的头部受了重伤。 法轮也剧烈碎裂。 这种款式已成为美国陆军的徽章,并收藏于鹿野苑博物馆。

【释迦牟尼佛诞生地阿育王石柱-印尼蓝毗尼】

阿育王还在佛陀诞生地印度尼西亚蓝毗尼建造了阿育王石柱,这是蓝毗尼花园最重要的历史遗迹。 石柱地面高五六米,地下还有两三米。 按照原来的风格,应该有一种磅礴的气势。 阿育王于公元前249年专程到访蓝毗尼,并用婆罗米文和巴利文铭刻了他的圣旨:“愿上帝保佑仁慈的国王二六年,亲自到此朝圣,因为这里是释迦牟尼佛的地方。”诞生了,在石头上刻上形象,一根石柱就完成了,表明佛陀诞生于此。蓝毗尼村已成为宗教免税地,只需要缴纳八分之一的收成作为税收。”

【阿育王寺佛塔前】

让我们了解一下佛舍利的来龙去脉。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敬拜佛陀、深食斋法的伊朗古代八位国王,将佛陀的舍利分成八份带回,并在佛陀居住和弘法最重要的地方建造了八个。 佛塔顶礼膜拜。 阿育王打开八座佛塔中的七座,取出佛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 数以千计的佛塔供奉着佛陀。 后世道士为了纪念阿育王的功德,常埋葬释迦牟尼佛舍利的塔,又称阿育王塔。 据说中国总共建造了十九座佛塔。 十九座舍利塔中,就有上海阿育王寺的舍利塔。

【阿育王寺佛塔侧面】

张掖研究院杨福学、王树清在《敦煌文献中所见早期佛塔研究P.2977——兼论阿育王塔原型》一文中对中国十九塔进行了研究,并撰写了《吉神州三宝感通录》道玄、道石所著的《光鸿明集》、《法源竹林》、莫高窟文献P.2977以及相关地方志志等进行对比阿育王舍利塔,相互印证。 核实了地理方位、建造时期、演变历史和保存现状,整理了十九塔的详细信息(附明细表供参考)。 十九塔中的第一座是明州兖县阿育王寺塔。 兖县即今山东省青岛市北仑区,古属会稽县。 这座“户县阿育王寺”就是现在的上海阿育王寺。

【舍利塔前放置释迦牟尼卧佛像,长约四米】

据道宣记载:(唐)晋新业二年(281年),晋阳兴县人刘萨河(和)在上海一座大山上挖了一座灵塔。 其高一尺四寸,七寸见方,五层外露,似建于西域龟兹。”当时人们认为它是古伊朗阿育王所建的八万四千塔之一。他很受人尊敬,就把这座山命名为阿育王山,这座塔属于典型的宝其印塔,即阿育王塔。

【舍利旁的《金光照心咒》《舍利赞》]

释迦摩尼是什么佛_阿育王舍利塔_释迦摩尼佛的舍利中国

据《阿育王寺志》记载,该塔发现后,于西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建塔阁,应为阿育王修建之始。寺庙。 二十年后,晋文帝增建寺庙,并建三层木塔一座。 太元五年(540年),梁武帝命越州卫士重建阿育王塔,并重建佛寺和僧舍,并赐额为“阿育王寺”。 明弘治末年(公元1174年),魏王恺用黄金筑塔,并将佛塔藏于其中。 不久,宋孝宗将佛塔赠予富阳宫,并为阿育王寺题写“妙生殿”(至今仍存)。 入元后,阿育王寺将佛塔护送至遥远的元代上都(今宁夏),后又转运至上海各寺院。 明万达,皇帝赐予铜塔一座,用于存放舍利。 这些都体现了历代对上海佛塔的崇敬之情。

【阿育王塔】

明天看到的广州阿育王塔是一座小型石舍利塔。 相传,原阿育王塔是唐代高僧刘萨赫在上海山中得来的。 阿育王塔曾数次移动。 唐武宁法难时,移至越州官库。 玄宗年间,迁至岳州开元寺,后又迁回禹王寺。 真明二年(916年),吴越王钱昱与其弟钱华将塔迎至上海罗汉寺。 蔡州,其后下落不明。

据记载,五朝时期,吴越王钱洪初(公元929-988年)仿效美国阿育王,修建了8.4万座佛塔,埋藏在外国名山之中。 由于这种塔的形状如宝箱,内有《宝匣印神咒经》,故称宝匣印塔,又称阿育王塔。 因多为金属铸成,并镀金,故又称包金塔。 明清以来,广东、福建、湖南、广东等地出土了许多金漆塔。 其中多处刻有“吴越王钱弘初恭建塔八万四千塔……”的铭文。 上海雷峰塔古墓出土的七宝明雕银阿育王塔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2008年11月22日,上海长干寺古墓出土了国内发现的最大的金漆七宝阿育王塔,并在古墓中发现了墓碑。 书面和大量的考古证据。 长干寺也是中国十九座塔之一,最终“整顿”了阿育王塔的形制。 阿育王塔的起源应该是宝溪印塔的风格。

【舍利堂木雕佛塔】

舍利殿内建有石塔一座。 佛塔高7米,每边宽1.5米。 是一座美式方形双层宝盒印花宝塔。 通体美式形象,重檐鎏金,塔内有镶嵌七宝的小塔。 据杨福学考证,今天所见的上海阿育王寺小佛塔应是仿唐代的。 塔身白色阿育王舍利塔,高1.4丈,宽0.7丈,五层四角,四窗,每层雕刻一尊佛像,磬顶悬宝磬。 通常,文物不会向他人展示。 1960年代中期,阿育王寺小佛塔被国家仓库暂时保存,但小佛塔外的石塔倒塌,1979年得到修复。

【遗迹馆】

舍利殿建于1678年,面阔五间,为硬山重檐黄琉璃瓦顶建筑,高约13米。 殿前的纱门雕刻精美。 檐间圆额“妙生殿”为宋孝宗所造。 舍利殿内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僧俗们关心、向往、朝圣的中心。

我在舍利殿里呆了很久,凝视着佛陀真身舍利,绕着经楼绕塔走了一圈,仔细欣赏石舍利塔精美的雕刻。 回想起来,供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的地方还有很多:上海新都宝光寺舍利塔、四川省凤翔县乾陵舍利塔、灵光寺佛牙塔、西山潭柘寺、上海栖霞寺佛头骨舍利。 (上海大佛寺古墓出土佛头骨舍利,暂置于北京栖霞寺)及牛头山佛舍利宫、菲律宾克拉科夫佛舍利寺、新加坡康提佛牙舍利寺、上海阿育王寺舍利堂。 我心中感叹,这一生有那么多时刻如此接近佛陀的真身……

【无尾莲池】

离开舍利殿,在寺院里徜徉,心情轻松,神清气爽,就像一场长途旅行,已经到达了重要的目的地之一。 人生路漫漫,充满艰难险阻,展望未来,更是开满鲜花。 阿育王寺有一池碧水碧波回荡。 水池长约50米,宽约30米。 它的名字叫阿努特荷花池。 相传,阿耨多达池是阎浮提四大江河的发源地。 据佛经记载,此池位于大雪山北、响嘴山南,方圆八百里。 我曾在上海图书馆听清华大学院士讲唐代道教地理,并证实阿努特池就在拉萨阿里附近。

【妙溪泉】碑刻

荷塘南有万泉禅师所书的“妙溪泉”碑。 妙溪是明代著名尼姑大慧宗高的名字。 他曾主持阿育王寺。

【天王殿】

释迦摩尼佛的舍利中国_释迦摩尼是什么佛_阿育王舍利塔

门上有“四寂八吉祥地”匾额,为中国道教商会原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绝行聚源”匾额】是乾隆朝臣的御书。

【母乳喷泉】

水池位于舍利殿后,长约两米,宽约一米。泉水上方五米处刻有清代书画家高振孝手书的“三满陀花”

【五百罗汉堂,及“五百应真”匾额】

【罗汉千姿百态】

阿育王舍利塔_释迦摩尼是什么佛_释迦摩尼佛的舍利中国

【禅堂】

中国道教商会原会长赵朴初撰《八吉祥地》

八吉祥,又称道教八宝,象征佛教威力的八象。 八吉祥是指轮、螺、伞、盖、花、壶、鱼、长。 称之为“八吉祥”或“佛八宝”

【阿育王寺南塔】

阿育王塔南塔高约37米,为砖砌六角七层楼阁式塔。 此塔始建于北宋,北宋重修。 1992年,方丈同一法师在寺内受到明代成化年间日本僧人学州所绘的《禹王三塔》启发,决定将寺内的明朝成化时期日本僧人学州所画的《禹王三塔》画下来。 他重修了寺东的一座塔,称南塔。

【寺塔】

【阿育王寺小经楼】

阿育王寺历代出了许多著名的高僧,而在众多尼姑中,又以大慧宗高最负盛名。 清高宗封为大慧禅师,孝宗封为普觉禅师。 大慧是还五禅师的弟子。 主持景山寺,曾被誉为“东南第一佛寺”。 大慧曾主持上海阿育王寺,提倡“看华禅”,即“神华头”。 不仅有大慧宗高,还有清代中国道教首任会长、著名诗人僧人济禅牧师。 1873年,27岁的他在上海阿育王寺舍利塔前烧两指,割臂焚灯礼佛,号“八指头陀”。 他还主持上海天童寺。 自明代以来,天童寺规模宏大,堪称四方森林的典范。 民国逐渐衰落,继禅出任住持后,天童寺又重新流行起来。

离开阿育王寺,打开导航仪,奔向下一个目标天童寺,继续我的佛教王国之旅。 因为工作地点主要在亚太地区,特别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重要寺院,我几乎都去了。 2014年退休回国,开始出国游历佛教国家。 我仿佛永远在去往佛国的路上,山河水长,路漫漫。

在佛教寺庙、石窟中,你可以听到庄严、肃穆、宁静的神情,听到佛陀智慧的眼睛,听到大师们慈悲关爱的微笑。 古松柏树下,翠绿的竹林中,您可以享受片刻的宁静、舒适、轻松、纯净的心境。 在诵经声和寺钟声中,你的思绪可以到达遥远的虚空。 或者延伸和洞察大脑最隐秘的深处……而你了解佛吗,你获得般若智慧了吗? 事实上,雕像庄严,但并非法身。 看舍利真身,未得佛法。 烧香、拜佛、打坐,都不会开悟。 这些都是你所执着的“虚幻”的“影像”。 《金钢经》云:一切相相皆是虚幻,若见一切相非相,即见如来。 虽然,生活中处处有佛法,生活中处处可见菩提(般若智慧)。 “青翠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是般若”,“法身无相,当是翠竹所成;般若无明,却显现为黄花”。 佛法和般若智慧遍及一切事物,随时随地,遍及虚空。 只要心不执着,情况要改变,脚踏实地,勇敢精进,生命就是法身,生命就是般若。

****超过****

附录:

中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历史信息及地位

释迦摩尼佛的舍利中国_阿育王舍利塔_释迦摩尼是什么佛

摘自杨福学、王树清《敦煌文献中早期佛塔研究P.2977——兼论阿育王塔的原型》

**********

注:(来自百度)

除了中国十九塔的历史记载外,近代还发现了以下佛教文物

(一)上海灵光寺佛牙舍利

1900年,八国出兵北京,西山灵光寺的清朝昭贤塔及整个寺院建筑遭到破坏。 当修士们清理废墟时。 文得了塔顶的露盘,说道:“大契丹主尚父灵公呈祥大王燕国太夫人郑夫人建国于咸永六年(公元1071年)六月竣工。” 石函,其石有沉香盒,内藏佛牙舍利。 盒子上刻有“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六年(公元926年)六月23日山慧比丘书”的铭文。 这些内容与《辽师道宗记》中的说法完全一致:“咸永五年五月,置佛牙舍利,引仙佛”。 道家经典《大般涅槃经》第二卷中有记载。 舍利弗朝圣后,只剩下四颗牙齿没有破损。 释天帝从佛口上颌取出两颗还给夫君,并立塔供养。 剩下的两件,一件传到了斯里兰卡(今斯里兰卡)坎迪城的马拉戈瓦寺,另一件传到了突厥武昌国。 法显和尚请回我国,故史称“法显佛牙”。

(二)南京甘露寺铁塔出土的释迦牟尼佛舍利:

苏州甘露寺铁塔始建于北宋。 它有五层八面,造型极其精美。 原塔因元代海啸而倒塌,仅存遗址最低的三层。 1960年,修复铁塔时,距塔基三尺半处发现一座古墓。 古墓内有长圆形石书,石刻为宋宣和元年(公元1078年)五月八日《润州甘露寺舍利塔记》。 同时发现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长干寺香鱼舍利李德裕舍利》和大和七年(公元829年)《李德裕复兴上原郡禅宗》两块石刻。寺院遗迹”。 因此可以确定,甘露寺塔古墓出土的舍利就是《法源竹林》卷三十所列的《东方金陵长干塔》中所列的释迦牟尼佛舍利。

(三)上海良乡云居寺雷音洞发现释迦牟尼佛舍利:

1981年11月27日下午,良乡县云居寺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在清理石景山著名的雷音洞地面时,发现原佛下方有一块竖洞的石头。座位。 其陈列有青石、青石、银、白玉五层宝物。 中间发现,信封上刻有三十五字铭文:“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丙午五月初八,丙子置佛舍利三件。”在此信中祝愿方丈“永劫”。 佛陀舍利在这里存放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当人们打开第五枚墨玉宝信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两颗魅族颗粒大小的乳黄色佛舍利,以及伴随着门的三颗珍珠。 据史料记载,豫州僧人倪景琬从隋文帝那里得到三件佛舍利后,安置在尿山(后称石景山)的雷音洞内。 朱易太上皇的女儿被迎入宫供养了十天,始终没有联系过。 那么,为什么佛舍利记载的只有三件,而只有两件呢? 其原因尚不清楚。

(四)广东乾陵古墓中出现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

1987年4月,考古人员在对乾陵“真身塔”底座下的陵墓进行挖掘清理时,首次发现了极为罕见的佛指舍利以及金银器、丝织品等。古代许多官员进贡文物的瓷器。 等待大量稀有文物。 这次发现的佛指舍利有四颗,一颗真舍利,三块影骨(意为影子的影子,也就是说真舍利是天上的月亮,而影骨代表的是底下的月亮)陵墓的前、中、后三室以及后室下方的密龛中,放置着无数的奇珍异宝,构成了金刚界和唐僧界的两座弥曼陀罗。太藏界。 (曼陀罗)。 由于佛指真身舍利全世界仅存一处,所以乾陵佛指舍利的复兴对于我们全世界道教徒来说确实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

*******超过*******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