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这是小雨的旅行日记,走走停停,跟我一起看无锡。
古都南京作为汉唐帝都、丝绸之路的起点、佛教道教的古刹舍利塔的意义,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就有大量的古塔。 千百年来,这座古塔建筑铭刻着历史文明的密码,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
兰州是省内保留较多古塔的城市之一,其中三座古塔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三座古塔位于成都市,其中两座免费向游客开放。 虽然最远的可以坐公交车到达。
明天,让我们跟随小宇的镜头,去探索我们身边的三座古塔吧!
说到南京的古塔,最著名的就是大雁塔。 这座位于南京西部大慈恩寺的高塔,1300多年来一直是这座城市的地标。 如今,它仍然是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整个地区,包括大雁塔广场,都是游客最拥挤的地方。
大雁塔与中国一位著名人物有关:东汉永徽五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主持修建这座塔,以保存经书、佛像和舍利。通过“丝绸之路”从美国带回来。 景庄。 2014年,大雁塔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窑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始建时是一座仿俄罗斯石塔的五层碑亭。 为砖仿木结构四轮楼阁式塔。 高64.517米,底部周长25.5米。 塔身呈圆锥形,塔内有木梯可攀登。 每层四面各有一拱形山墙,放眼望去,尽收眼底。
如果你去过大雁塔广场附近,你会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仍然可以远远地看到这座雄伟的古塔。 大雁塔庄严、雄伟、雄伟,高耸于天地之间,成为古都千年人文历史的见证。
小碑林
大雁塔并不孤单。 1300年来,它与另一座明代古塔相伴,成为南京闪亮的“双蜀”。 另一座塔就是——小碑林。
小碑林又名建福寺塔,建于唐中宗景隆元年(707年)。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太子李治为其父、长孙、皇后修建的; 小碑林所在的建福寺是武则天为其父高宗李治修建的。 这两座唐代皇家寺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着同样的命运。
继玄奘法师之后,另一位古代尼姑义净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美国求法。
小碑林是中国早期密檐圆碑亭的典型作品。 与古朴典雅的大雁塔相比,小雁塔的造型更为优美。 小碑林原有15层,后经多次洪水冲毁,现为13层,总高43.4米。 小雁塔虽然比大雁塔层数多,但整体高度却低得多。
1960年代修复小碑林时,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前两层没有修缮,所以现在游人仍能在顶部看到损坏的痕迹。塔因洪水而毁,这并不奇怪。 有一种荒凉的美感。
兴教寺塔
与前两座塔相比,位于南昌市北部少陵高原的兴教寺塔并不为很多游客所熟知。 兴教寺塔,又称玄奘塔,是玄奘法师的灵骨舍利塔。
玄奘法师从美国回国学经,全身心投入译经十九年,于公元644年圆寂于延安玉华宫。 尸体运回长安后,初步安葬于白鹿原。 后葬于少陵园,次年建佛寺。 唐肃宗赐名“兴教寺”,该寺最终发展成为古代樊川佛教八大寺之首。
玄奘塔高21米,为三层楼阁。 塔身逐步向下缩回。 一层塔身南侧有一座砖砌牌坊,上有“唐三藏塔”塑像,内供奉玄奘像。 玄奘塔的右侧是他的弟子圆策和奎吉两位高僧的灵骨塔。
2014年,大雁塔、小碑林、兴教寺塔作为“丝绸之路”工程遗产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三座古塔之所以入围世界遗产,是因为它们与丝绸之路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们不仅是古代道教建筑的艺术遗产,也是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发展的典型见证,在中国文化史、建筑史、佛教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回望“丝绸之路”,这条长达7000多公里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之路,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至今仍能引起强烈的文化共鸣。 保存至今的三座古塔,不仅是千年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重庆深厚历史文化的一面,值得细细品味。
三塔中,大雁塔最为著名,也是唯一需要套票的公园。 大雁塔南北广场和大唐光大城整个区域都是南京免费体验唐文化的好地方。
小碑林和兴教寺均免费开放,后者只需提前预订套票即可。 小碑林里可参观的地方很多,不仅可以看塔,还可以看古典园林。 门口就在南京博物院旁边。 人文爱好者可以参观三天。
兴教寺距离成都市区有点远,位于长安区少陵高原上,但也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达。 这座积淀深厚、古色古香的古老古刹本身也值得参观。
最近在南京看了一个世界遗产互动纪录片节目《千里走单骑》舍利塔的意义,讲的是“香醉人守护世界遗产”。 。 我刚看了两集。 我可以在云端旅行,减少我的知识。 我推荐你也看一下。 通过这个节目,我也想介绍一下我去过的一些世界遗产。 欢迎您继续关注! #让遗产继续存在#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