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一个莫名其妙的诅咒,让一件国宝被封印了几个世纪,如果不是有好奇的学者,连世人也永远不会知道这样一件国宝。
兰州清应寺古溪塔与大云寺感应塔(莫里森摄,1910年)
1804年,金石学家张恕因病失业,百无聊赖,邀请好友到清影寺游玩。 清应寺位于哈密市西北角。 始建于乾良升平五年(公元363年),与著名的大云寺仅一墙之隔。 寺内的古西塔是阿育王时期全世界建造的八万四千座舍利塔中的汉中县塔。 西夏建立后北京佛牙舍利塔感应,由于统治者的大力倡导,道教成为西夏的国教。 清影寺和对面的大云寺都是西夏皇家寺庙护国寺的一部分。
张叔几乎走遍了整个佛寺,突然一个奇怪的现象让他移开了距离。 寺庙深处,有一座凉亭,凉亭用砖块封严,凉亭周围杂草丛生。 看来已经很久没有人光顾这里了。 难道凉亭里有什么秘密? 张叔一头雾水,向寺里的和尚请教,但和尚却告诉他,这里是一个被诅咒的地方,任何打破封印砖的人都会遭受可怕的天灾。 这也是数百年来无人敢靠近这座凉亭的原因。 作为金石学家,张叔不敢相信这些鬼话,立刻就想打开封印看看到底。 但屡遭寺内僧人阻挠。 他们害怕惹上麻烦,根本不妥协。 这时,张叔无奈,只能对天发誓,开阁带来的一切厄运都由他一个人承担,绝不会怪罪别人,于是和尚答应了他的请求。
西夏全境地图
当张叔带领下人打开封印的砖块时,僧人所说的天灾恶报并没有实现,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更让书生吃惊。 一座高大的白色墓碑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 擦去背面厚厚的灰尘,只见正面刻着工整的草书。 出身金石学家的张叔大喜,立即跳过砖块和瓦砾,想要找出石碑上写的是什么。 但当他靠在墓碑上的时候,他却倒吸一口冷气。 乍一看,墓碑上的字似乎很眼熟,但仔细一看,却连一个字都看不懂。 这是文字还是一些符号? 然而,当他看到碑文末尾的“天佑民安三年,己酉十五日无间”的铭文时,“天佑民安”是西夏崇宗李干顺的谥号,他恍然大悟。这个名字已经失传了600多年了。 西夏。
西夏碑刻
张叔遂命人将其全部拆除,发现反面有汉文对照,碑额上有隶书“冲湖国寺感应塔铭文”。 此碑名为“凉州冲湖国司感应塔碑”,又因文字而被称为“西夏碑”。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同时带有西夏文字和汉文的西夏墓碑。 西夏学由此逐渐成为一种标准。 被同时代人误认为突厥篆书的西夏文字也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据碑文记载,西夏崇宗年间(古溪塔)因洪水而倾斜,有关人员筹修时,塔身被人工复原。 西夏王室有感于此,下旨重修该塔,并立碑以示纪念。 西夏模仿汉族的传统习惯,刻碑以纪念功绩、事件或纪念。 元朝灭西夏后,许多西夏石刻在突厥大军灭西夏的战争中被毁。 西夏文也逐渐消失在几个世纪的历史迷雾中。 直到几个世纪后,张叔的好奇心才促使他重新出现在世上。
西夏碑最初存放在对门大云寺内。 天镇洪水后,转移至兰州城隍庙。 现在位于兰州的西夏博物馆,也算是叶落的回归本源。
宛城崇湖寺感通塔碑刻
高耸的宝塔,昭吉阿玉。 因故,必得无量福报。 回向庄严优婆塞安萨利 ()。 已有千余年记载,废则不记载。 西凉称直北京佛牙舍利塔感应,王称张贵。 适合旧址统治宫殿。 天赐子嗣,凌睿算了。 反应显现,塔群被毁。 大夏之基始,有凉土。 塔之吉祥不可胜数。 尝钱平,天助风雨。 每次都是直立的,从来没有见过。
羌人先后面对王朝,入侵凉爽的环境。 还有雷电,剧烈的让人晕厥。 灯火通明,精神明亮。 寇榕一愣,转身离开了屏幕。 若南府不在朝中,臣子们又会商议。 我前星使,恭敬祝愿。 我很坚强,我听到了好消息。 盖子明友很有帮助。 情况属于前一个冬天,王沉直了道。 兰州洪水泛滥,城楼摇摇欲坠。 凌云心情紧张,他要管理亿万工人。 龙天守护,何必假人之力。
二圣很佩服他,遂命营主治。 那些留下垃圾的人毫无准备。 多彩焕发青春,焕发青春美丽。 旧事换新,所谓胜利。 我为皇后皇上,叶沉沉。 忠于朱颠,必须恭敬有威严。 诚心积于内,胜利果显于外。 觉黄妙荫,长寿无边。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