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荟萃展现古代亚洲文明

  • A+
所属分类:石雕门楼
摘要

此次展览共有180多件文物,时间从商周到明清,地域涵盖中、印、日、朝,有甲骨文、青铜器、陶瓷、佛像、书画、竹木雕等门类,可谓国宝荟萃,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品种之多,为南博馆历年特展所罕见。代表商周时期文明程度的另一类文物是青铜器。此次展览展出一些具犍陀罗艺术风格的珍贵文物。此次展览中还有众多东亚古代陶瓷精品,呈现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古中亚在“土与火”的艺术方面的杰出表现。

11月5日,《交流·融合·传承——旅顺博物馆藏亚洲文物展》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开幕。此次展览共有180多件文物,时间从商周到明清,地域涵盖中、印、日、朝,有甲骨文、青铜器、陶瓷、佛像、书画、竹木雕等门类,可谓国宝荟萃,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品种之多,为南博馆历年特展所罕见。

“冉钲”,体表光素,铸铭文91字,记载吴王梦寿时期对外征伐等史迹。此钲造型独特,经测定得知国宝级铜鎏金佛像,它能奏出古代“夹钟”、“黄钟”以及“黄钟”倍率的音律,曾被考古、金石和古文字大家罗振玉收藏,《三代吉金文存》、《贞松堂集古遗文》等著录,堪称国宝。

甲骨文、青铜器是焦点

铜鎏金佛像拍卖记录_国宝级铜鎏金佛像_铜鎏金佛首

8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展览的焦点之一。其中包括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1件。通过商代甲骨和商周青铜器上文字的展示,观众可以对华夏文明之始,进行初步的探索和了解。

铜鎏金佛像拍卖记录_铜鎏金佛首_国宝级铜鎏金佛像

代表商周时期文明程度的另一类文物是青铜器。此次展览的30件青铜器包括一级品10件,二级品14件,三级品6件,多件带有铭文,如“虢文公子段作叔妃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宝用享”,“王后左相室”,“十四年成皋令赵容造公鼒容斗”的青铜器正是这种“信史”的载体。

铜鎏金佛像拍卖记录_国宝级铜鎏金佛像_铜鎏金佛首

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据介绍,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是铸成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铭文大都刻成或錾成。商代铜器铭文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铸铭目的在于标记器主的族氏,识别用途,故位置多于器物不显著部位,例如此次展览的“亚酉”、“父丁”铭酒器。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大发展,铭文的性质、内容、形式、数量甚至书体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内容有记载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世纪、祭奠训诰、宴飨、田猎、征伐、诉讼等等,非常丰富。

铜鎏金佛像拍卖记录_铜鎏金佛首_国宝级铜鎏金佛像

如“降父簋”国宝级铜鎏金佛像,内底有铭文 “降父□作宝簋,其子子孙孙万年用”等14字,曾经为罗振玉收藏,《三代吉金文存》等著录;“召乐父匜”腹内有铭文“召乐父作妇妃宝匜永宝用”11字,也都曾经为罗振玉收藏,为价值非凡的珍品。

铜鎏金佛首_国宝级铜鎏金佛像_铜鎏金佛像拍卖记录

陶瓷精品呈现中亚“土与火”艺术

丝路文明也是此次展览的核心部分之一。此次展览展出一些具犍陀罗艺术风格的珍贵文物。从文化和艺术角度而言,经由丝绸之路传播的犍陀罗艺术对古代东亚影响深远。犍陀罗是古代印度十六列国之一,位于古印度的西北地区,即现在的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犍陀罗艺术是指公元1至6世纪在犍陀罗地区所产生的佛教艺术样式,奉行“神人同形”的造像传统。其最大的变革是佛像形象的创造,出现了较为生动的佛陀的姿态。“面带笑意”是犍陀罗造像特有的冥想表情。低垂的视线,眼睑半覆眼球,面容丰满而安详等“冥想”形态特点,对中国早期石窟造像影响深远。据介绍,犍陀罗的造像艺术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从遥远的中亚向东方传播。新疆的龟兹(今库车、拜城一带)、于阗(今和田)等地留下的佛教洞窟、佛教遗址,都可以看到犍陀罗风格的造像和壁画。此外,此次展出的“梵文《妙法莲花经》写本残片” 是这一重要佛教原典至今公开抄本中最古老的版本。

此次展览中还有众多东亚古代陶瓷精品,呈现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古中亚在“土与火”的艺术方面的杰出表现。中国古代工艺品板块中,唐代的木雕葡萄纹门楣雕工精细,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书画部分中,则既有蓝瑛、沈铨这样的中国名家,又有野出蕉雨等日本代表画家。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