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寻遗踪山西佛祖真身舍利塔之惠明寺塔

  • A+
所属分类:石雕门楼
摘要

舍利古塔寻遗踪这十九座阿育王塔中,位于山西境内的有五座,分别是永济普救寺的莺莺塔;洪洞广胜寺的飞虹塔;代县园果寺的舍利塔;榆社舍利塔和太原晋源区的惠明寺塔。解说:《法苑珠林》中所记载的山西五座真身舍利塔,明确指出有一座在晋中榆社县。在杨柳吐绿的春日,我们到这里来寻访“山西五大佛祖真身舍利塔”之一的榆社舍利塔。陕西扶风法门寺古塔地宫的开启,让传说中的佛指骨真的出现在世人面前。

寻找古舍利塔遗迹

山西佛真身舍利塔:惠明寺塔、御舍舍利塔

解说:历史上,隋朝皇帝杨广给后人留下了暴君的印象。 殊不知,这位暴君在还是晋王的时候,曾为了讨好父亲而极力博取父亲的欢心。 信任,为我父亲建庙建塔拜佛。 在晋阳古城里,有所谓“以孝治天下”、“以俭治天下”的善行。 如今,惠明寺现存的阿育王塔是当时的“晋王”杨广的作品。

佛经记载,大约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在拘尸那杰郊外的莎罗树下圆寂。 其遗体火化后,留下真身舍利八万四千件。 “舍利”是一个古印度词,意思是僧侣尸体火化后留下的骨头。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 2300年前他统一印度后,为了弘扬佛教,发誓要在全世界建造八万四千座舍利塔(阿育王舍利塔),供奉佛陀的真舍利。 十九尊佛陀真身舍利传入中国。 这十九座阿育王塔中,有五座位于山西,即永济普救寺迎婴塔; 洪洞广胜寺飞鸿塔; 代县元国寺舍利塔; 和御舍塔。 太原市晋源区的舍利塔和惠明寺塔。 这五座佛真身塔是无价之宝。 塔内埋藏的物品从未向任何人展示过,只是在各寺庙的碑刻中有所描述。

同期:太原市地方志研究员张德义

塔形舍利罐_阿育王八万四千舍利塔_舍利塔的功德

惠明寺始建于隋仁寿二年(602年)。 当时寺庙规模很大,有前、中、后三座佛殿,还有一座宝塔。 这是当时晋阳城内规模较大的建筑。

说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烧毁晋阳城。 惠明寺和古塔也未能幸免,化为灰烬。

预告片

阿育王八万四千舍利塔_塔形舍利罐_舍利塔的功德

说明:岁月如水,人世间的一切无常都会被时间之水冲走,成为不可企及的过往。 而数百年来留下的,就是这些无知无欲的建筑,在日月之间起起落落。 安静又无语。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事情的命运往往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 这个人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皇帝的好恶决定了某件事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佛教的盛衰经历了数次轮回。

中国历史上有四位皇帝先后发动灭佛事件。 中国的佛塔大部分被毁。 为了防止佛舍利遭到损坏,护佛高僧对佛舍利的存在保密,甚至采取隐瞒佛舍利的存在、代之以花草树木的方式来掩盖和减少人们的关注和关注。对佛陀舍利感兴趣。 比如举世闻名的普救寺迎婴塔,人们只知道崔莺莺和张胜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却不知道那是佛陀的真身。 还有广胜寺的飞鸿塔,因其价值极高的明代琉璃构件而闻名于世,但其佛舍利塔的真实身份却不得而知。 历代高僧口耳相传,减少了人们对舍利塔的关注,从而使佛陀真身舍利得以保存。

今天我们看到的惠明寺阿育王塔是明代重建的。 在此之前,历代工匠曾多次重修佛塔,建造佛塔的材料也一再变化。 著名学者傅山所著的《重修慧》,记载于明寺舍利塔碑记中。 民国初年阿育王八万四千舍利塔,各地新建学校,惠明寺改建为校舍。 后来学校整修,寺内除佛塔外的所有建筑均被拆除。 惠明寺现存舍利塔高25米,是一座传统的藏族佛塔。 惠明寺舍利塔无论是规模、形状还是名气,都无法与迎婴塔、飞鸿塔相比。 它没有莺莺塔那样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也没有飞虹塔那样宏伟的建筑杰作。 相比之下,惠明寺塔显得淳朴古朴。 但就佛教价值和历史价值而言,五佛塔同样享有盛誉。 只是盈盈塔、飞鸿塔以及它们所在的寺庙保存完好,而且历代香火不断,所以人们对它们的了解更多了。

舍利塔的功德_塔形舍利罐_阿育王八万四千舍利塔

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吹灭了闪亮的红烛,驱散了挥之不去的青烟,冲走了惠明寺的塔楼和寺庙,只留下阿育王塔的孤影,直指蓝天,指向飘渺的天堂。 。

预告片

说明:《法源竹林》记载的山西五座真身舍利塔,明确表明其中一座在晋中榆社县。 春日柳绿,我们来到这里寻找“山西五大佛真身舍利塔”之一的玉舍舍利塔。

塔形舍利罐_舍利塔的功德_阿育王八万四千舍利塔

现榆社县仅存一座塔,位于县东南寻山上,名“文峰塔”。 该塔高38米,内径3米,共13层。 它是一座八角锥体砖木结构的空心塔。 那么,“文峰塔”是一座佛塔吗? 我们仔细研究了这一点。

首先,从建塔时间来看,一千多年前的高僧道士就记载了十九佛真舍利塔的分布地点和最初建造年代。 由此可见,中国佛塔的最初建造时期基本上是在西晋至隋唐三百年之间。 《榆社县志》记载,文峰塔始建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竣工于雍正三年(1725年)。 这与其他四座佛塔的建造时间相差甚远,但榆社县确实有一座佛塔。 有人疑惑文峰塔是否是在原塔址上重建的? 我们在旧版《榆社县志》中找到了答案。 《榆社县志》卷一记载:该塔位于县东南大同寺内,为天下第十八塔。 藏经云:此是辽州榆社同处。 不知何时建成,宋治平四年重修。 元代至德年间,改为毗卢殿。 卷八中也有记载:大同寺位于城外东南,元代重修。 后寺已全部毁坏,仅存石佛像。 道光八年重建。 中殿为佛塔,前面有一尊文昌像。 时间证明,佛塔没有被毁的时候,就有文峰塔,所以文峰塔不可能建在佛塔的废墟上。

其次,在建筑风格上,其他四座佛真身舍利塔无论是外观还是细微的雕刻都充满了佛教气息。 但文峰塔上的砖雕显然很人性化、精致。 《二龙戏珠》、《鹭莲》、《鲤鱼跃龙门》、《暗中八仙》等砖雕,都表现了人们对人才辈出、功成名就的渴望。 。 这些砖雕以及塔上匾额上显示的各种信息与其他四座佛塔有很大不同。 而且文峰塔独立于山顶,周围没有任何寺庙的痕迹。 由此可以确定文峰塔不是佛塔。 那么真正的佛塔在哪里呢? 为什么要建文峰塔? 有关榆社记载的一些信息:1938年2月,榆社遭到日军空袭,城内十栋建筑九栋被炸成废墟。 看来真正的佛塔和它所在的寺庙都被战争摧毁了,而且由于人们反复建造房屋而无法找到遗址的确切位置。

阿育王八万四千舍利塔_塔形舍利罐_舍利塔的功德

预告片

解说:当地长辈说榆舍文峰塔是一座风水塔。 清代,御舍客甲极少,文风颓废。 知县进城回望,认为文风衰落的原因是巡山高度低。 于是他筹集资金,大兴土木,在寻山上修建了一座塔,以弥补文风的颓势。 从此,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去文峰塔游览。 一些勇敢的人会爬到塔顶,触摸花瓶。 据说可以消除疾病,实现一切愿望。 努力工作的人,只有这些简单的愿望。 在他们眼里,西方的佛、东方的神、本土的圣人阿育王八万四千舍利塔,都是一样的。 只要能够拯救人们脱离痛苦,相信谁并不重要。

榆社真正的佛舍利塔是一只挂角的羚羊,已经找不到踪迹。 留给我们的,是无法解开的谜团:佛舍利是谁提供的? 为什么这座塔建在这里? 到底有哪些神奇的传说……

佛教讲究命运的规律。 当神奇的传说突然成为现实的一部分时,人们常常感到惊讶和困惑。 陕西扶风法门寺古塔地宫的开通,让传说中的佛指骨真正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 如果不是1987年重建法门寺塔和唐代地宫的发现,恐怕“佛真身舍利”会作为故事流传几年、几十年,甚至数百年或数千年...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