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瞻礼舍利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 A+
所属分类:石雕门楼
摘要

崇奉舍利具有十五种功德。《佛说浴像功德经》说供奉舍利的功德计有十五种:·若佛在世亲近供养,及灭度后供养舍利,此二种人所获福德其功等不?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舍利造佛形像如大麦等,造塔如庵罗果,表刹如针,盖如浮萍,持佛舍利如芥子大安置其中。这舍利指的不是物质性的,“佛陀的教法”才是佛陀留下来的真身舍利,是我们要供养的对象。

在供养和供奉舍利时,会出现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印光法师举了个例子:隋文帝称帝之前,有一个印度和尚送给他几颗舍利子。 当他成为皇帝后,他发现这里有数百件文物。 又如阿育王寺的舍利塔。 你可以把它拿在手里,看看里面。 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场景,舍利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舍利的各种神奇特性,可以说是“神奇”。 这些超自然的转变对于传播佛法具有难以置信的价值。 每个人都会从观看文物中受益。

印光大师说舍利子的灵异现象是“佛菩萨欲一切见闻者,深修其善根,尤以显现为目的”(《印光大师笔记》)。 因此,佛舍利不能用凡夫的情感和世俗的智慧来判断。 因此,舍利子可以“证明信仰”,证明修行者在戒、定、慧方面的成就。 印光大师说:“舍利子是修行人以戒、定、慧所造,不是精、气、神炼成的。这是心与道合,心与道合的标志。”佛陀。” 关于舍利,唐代石道士所著的《法源竹林》中有一首《舍利颂》:

金身散骨,宝塔布满蛟龙。

始建十塔,最终达到八万塔。

舍利塔的意义供奉_供舍利塔的好处_如何供奉舍利塔

珠盖变光环,刹车柱萌出芙蓉。

晨雾和露水反复出现,预示着黎明的征兆。

红色与霓虹色彩交相辉映,风吹钟声。

供舍利塔的好处_如何供奉舍利塔_舍利塔的意义供奉

仙鸾常见,神僧常随。

他在所有圣人中是独一无二的,拥有普遍的知识和尊重。

若钻不能断椎骨,则知圣人贫。

供舍利塔的好处_如何供奉舍利塔_舍利塔的意义供奉

供养舍利有十五种功德。

如何供奉舍利塔_供舍利塔的好处_舍利塔的意义供奉

《佛说沐浴佛像功德经》中记载,供奉舍利有十五种功德:

如何供奉舍利塔_舍利塔的意义供奉_供舍利塔的好处

世尊,诸佛如来得清净身的因缘是什么? 如果佛在世的时候亲近你供养他,死后供养他的舍利,这两种人能得到多少功德呢? 那时,世尊告诉清净智慧菩萨……清净智慧,我圆寂后,有两种舍利:一是法身,二是化身。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舍利,造佛像如大麦,建塔如庵,有庙如针,盖如浮萍,持佛舍利如芥子大舍利塔的意义供奉,置于其中。 所获得的功德与我在世时一样。 如是者,当得十五种功德:

一者清心,二者顺法,三者羞愧,四者见如来,五者清净信,六者能持。正法,七曰行,八曰亲近诸佛。 九者,可随意生于佛国;十者,若生为大姓者,心地柔软,受人尊敬。 十一者,生于有念佛心的人中。 第十二者,不能为魔军所扰。 第十三是法末能护正法。 第十四者,常受十方诸佛如来的保护。 第十五者,速得五分法身。

供养舍利就如同供奉佛陀的真身。 它可以产生特殊的联系,快速证得菩提,帮助成佛。 相反,毁坏佛塔和寺庙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

供舍利塔的好处_如何供奉舍利塔_舍利塔的意义供奉

佛言:阿难,你现在应该知道了。 如果恒河沙上的诸佛入涅槃后,建塔建庙供养舍利,有人厌恶,焚烧毁坏呢?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人该受多少报应? 阿难言:如是之人,若受果报,不可说,不可闻。 如果你毁谤这部经,说你做了错事,你所受的果报就是这样,你也听不到。 为什么? 是故人毁坏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的一切法眼。

佛陀曾说过:“我明灯,法明灯。” 佛为我们打开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每个人心的本来面目舍利塔的意义供奉,并提供了通过修行去除自我遮蔽、去除烦恼毒的方法。 箭。 直到智慧清明、心清明为止。

事实上,供奉舍利并没有最好的方法。 桌上可以供香、花、灯、涂料、水果、茶、食物、宝物、珠子、衣服等“十供”。 以上是物质供养。 尊重是最重要的。 经上常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有价值”。 此舍利并非指色法。 “佛法”是佛陀留下的真舍利,是我们供养的对象。

首先,你必须相信佛法,然后了解佛法,然后亲自修行,最后才能证得其果报。 以念佛、礼佛、念咒、打坐等方式进行修行供养,回向六界众生。 如此供养舍利,可以增强道心,净化身语意三业。 经常仰望、顶礼,可以生起慈悲心,种下福田。 这也是一种福气,可以通过舍利子得道,修善心。 ,利益众生,福慧双修,圆满菩提!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